今天一早就听我同事抱怨两个案件,催收进入关键环节了,客户那里掉链子了,搞不清楚当时供货的情况了。债务方这里终于要走结算流程了,但是对于供货情况有争议,到底是供了6台设备还是8台设备呀?我问客户,客户问我,我懵了,你们自己的事我哪会知道呀,我又不会算卦……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了,很多客户的账款都是一团糟,在原经手人离职之后,没有人对之前的事说的清楚,应收账款也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呀,可是很多公司都没有管理好,跟对待垃圾似的,丢在历史的垃圾箱里就不管了。
从非诉讼催收角度看,老账并不是不能收,我们之前有很多老账回款的案例,去年还帮一天津国企清理了他们家2010年之前的老账,回款总计也有上百万。只要债务方公司正常存续,债权方能找到欠款相关的合同、凭证、财务账等资料就可以进行非诉催收尝试一下。虽然现在法律知识越来越普及,但在法律与个人道德观念之间的鸿沟还是很大的,不要认为过了诉讼时效的款就变成不可回收的烂账了,只要尝试照样有希望。像我们去年合作的那个国企,上百万的回款不香吗?这种老账清收不也挽回了一些国有资产吗?
当然,跟低账龄的新鲜账款相比,老账的催款要更麻烦一点,因为双方都要查历史资料,对账,还原事实。很多公司在合作的过程中,没有十足把握收款是不开票的,因此导致对方账上没挂账,没挂账就需要继续补足其它资料来还原事实,比如发货收货的凭证,各阶段验收的签字,双方确认盖章的文件等。这就像撒一个谎需要继续十个谎来圆一样,缺少一个关键证据就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补足,在这种追根究底的催款过程中,很多债权方在资料档案管理的短板,在人员离职交接管理的漏洞就这么无情的暴露出来了。我们对客户公司内部的管理不感兴趣,只是一旦资料找不到,催款难度就是指数型上升了,本来评估的低难度案件,一下子增加了难度系数,在佣金不变的情况下,接案的同事总是被催收的同事抱怨。
老账的催收除了证据材料不足造成的麻烦外,还有人员的阻力,这一点在外企客户身上尤为明显,因为清欠会暴露很多之前业务操作时的问题,很多员工都是要担责任的,除了已离职的,还有目前在职的,那些在职的员工有时会刻意制造阻碍,影响我们催款,想让此事不了了之,避免因追根究底暴露他们之前工作的疏忽而受到惩罚。
总之,老账催收是阻力重重,难度巨大的一项工作,但并非无回款希望,尝试就有希望,只要回款都是好的。更多关注www.bjcxtt.com 风行商务北京要债公司,北京要账公司,北京追账公司 原创编制,转载请注明出处